人设翻车,转型不利,等待“纠偏”的沃尔沃
- 新车置换
- 2024-05-26
- 86373
割韭菜,盲目自信。
近日,沃尔沃上新了一款全新的小型纯电SUV—沃尔沃EX30(图片|配置|询价),其20.08万起的价格,仅410km的续航,再次引发群嘲。要知道同是来自吉利SEA浩瀚平台的紧凑级SUV极氪X,CLTC续航560公里不到19万元起,而拥有豪华标签的Smart也将价格降到了15万区间。
面对早已变了天的中国市场,沃尔沃似乎正变得无从适应,无论是此次20万起的入门小车,还是上一轮81.8万起的纯电MPV,勇气可嘉的沃尔沃在偏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物是人非
提及沃尔沃,吉利总是如影随行。

两者结缘于201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际,吉利汽车豪掷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亿元),收购了北欧豪车“公主”—沃尔沃汽车。
这是一段汽车界的佳话,更是一场双赢的赌局:吉利用资金和中国市场“救活”了沃尔沃,沃尔沃则以技术“反哺”了吉利。
彼时,两者风光无限。吉利成功跻身自主品牌头部位置;反观沃尔沃,也因牵手吉利走出“阴霾”期,快速成长为全球豪华汽车品牌。
然而,如今的画风却走向了另一番景象:市场不乏出现了“吉利即将抛弃沃尔沃”、“沃尔沃正沦为吉利的包袱”等话术。
去年11月,吉利控股减持了沃尔沃汽车的股份,持股比例从82%下降到78.7%。
对此,不少行业分析称,在路特斯、极星纷纷推出新品、自家的极氪大卖之后,沃尔沃已经不是吉利高端化的唯一选择。同时,吉利的长期发展战略,也早已不再必须依赖沃尔沃才能完成。
更为重要的是,沃尔沃的“自我表现”实属不佳,人设也频频翻车。
众所周知,“安全”曾是沃尔沃最显著的标签,也是其“故事”的核心要素。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多次大规模的车辆召回,早已将其“招牌”彻底粉碎。
打开汽车论坛及质量网站,沃尔沃似乎从未“走下”投诉榜:发动机烧机油、胎压监测故障、发动机故障灯亮、仪表故障、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故障、车身故障……在近几年的J.D.POWER美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排名中,沃尔沃也一直在末尾徘徊。
沃尔沃XC90 RECHARGE 最低售价:70.89万起 最高降价:18.60万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暂无 懂车实测暂无 车友圈1.1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20.88万起 | 36 辆此外,一场爆炸,更是炸掉了沃尔沃的安全神话。
2021年11月30日,一辆沃尔沃XC90插电混动车型在南京某小区地下车库起火燃烧。不仅如此,时隔两周,又一辆沃尔沃S90 T8在成都发生了疑似自燃的事故,一时间群情哗然。
事实上,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并不罕见,上面的提到的事故,也几乎所有汽车大牌都曾遇到,甚至比沃尔沃更为严重。但是,发生在以“安全”打天下的沃尔沃身上,就显得尤为扎眼。可以说,安全成就了沃尔沃,如今安全也正在反噬着沃尔沃。
而在品牌优势不再明显的情况下,沃尔沃显然又走错了一步棋,通过大幅降价的策略挽回销量的流失。据悉,在一些4S店内,沃尔沃S60、沃尔沃XC60(图片|配置|询价)在实际销售阶段所能享受的优惠,大概在7万元至10万元。
虽然通过“价格战”,能够有效提高销量,但长期的优惠政策,也打破了沃尔沃多年打造的北欧豪华品牌调性,且大量的折扣和优惠,也让沃尔沃旗下车型的保值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纵观近年来,随着品牌形象每况愈下,品牌力大打折扣、质量问题频繁出现,沃尔沃的路走得愈发艰难。
前路堪忧
如今,考验变得更为严峻。
沃尔沃XC90 RECHARGE 最低售价:70.89万起 最高降价:18.60万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暂无 懂车实测暂无 车友圈1.1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20.88万起 | 36 辆“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而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
当理想、蔚来、极氪们以单月销量破万、超30万元的均价切入到传统豪华车市场时,沃尔沃面临的压力陡增,也进入到了新一轮阵痛时期。
不过,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能源时代,沃尔沃可谓是“触电”最早的豪华品牌。
早在2017年,沃尔沃就宣布了全面电气化战略,规划到2025年实现在售产品中纯电车型占比50%,2030年成为100%的纯电豪华车企,2040年力求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
但现实并不乐观。数据显示,今年1-4月沃尔沃新能源车型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3,505辆,同比减少31%;其中纯电车型1,125辆,同比减少11%。这样的成绩也暴露出沃尔沃汽车的电气化转型节奏并不如规划的那般顺利。
沃尔沃XC40 最低售价:21.40万起 最高降价:6.18万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3.89 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 车友圈10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10.36万起 | 113 辆“雷声大雨点小。”是市场上给出其转型不佳的最直观的反馈。在过渡到新能源时代后,沃尔沃的动作并不积极,其推出的产品也没有适应大多数国人对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诉求。
扉旅汽车梳理资料显示:此前沃尔沃的新能源车型基本是“油改电”而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电气化产品。而纯电方面,以XC 40 Recharge为例,也是基于燃油版车型的XC40改版,外观并无区别,仅在前脸部分采用了封闭式格栅,使用的架构也是基于2016年沃尔沃和吉利共同打造的CMA基础模块架构开发。
再加上沃尔沃国产化的车型价格并不低,两款纯电都在28万以上,插混甚至在40万以上,最贵的一款起售价在81.8万。
而反观国内中高端市场,无论是传统车企的比亚迪,还是新势力蔚小理以及特斯拉,都牢牢占据新能源市场前列,相比他们自身打造的技术、价格、用户等标签,沃尔沃都难有“故事”可讲。
渐行渐远。近年来,沃尔沃的品牌调性其实已发生偏移,面对流失的燃油车市场与融不入的新能源领域,其安全与北欧豪华的故事需要“因时代而进阶”,产品也“因用户需求而进化”。不断内卷的车市,从不会等待“讲旧故事”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