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新能源冯乘光:科技平权愈演愈烈
- 新车置换
- 2024-12-08
- 77134
撰文 / 冯乘光(奇瑞新能源iCAR事业部技术委员会执行主任)编辑 / 王雨竹
排版 / 雪梅
“在平稳又内卷的市场中,作为一个新生的品牌,我们想到的是从窄缝切入,挖掘那些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奇瑞新能源iCAR事业部技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冯乘光说。
冯乘光是在11月8日上午在昆山开幕的2024第九届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交流会(NAT-CES 2024)上做出此番表述。
奇瑞新能源iCAR事业部技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冯乘光
2024第九届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交流会主题是“平衡与突破”,这是在中国新汽车产业发展努力突破内卷环境下举行的汽车行业重要会议。
此次交流会,上百位中国主流车企研发、采购领导人,数百家主流新汽车供应链企业家,齐聚一堂,主零面对面,行业交流、技术探讨、企业赋能、产业对接,持续构建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圈。
冯乘光是作为主流车企研发领导人,针对当下汽车热管理系统发表了上述主题演讲。
中国乘用车市场自2016年开始都在2300—2200万辆之间,年复合增长率在正负3.9以内。对此,冯乘光表示,目前的市场今是一个平稳的、少有变动的市场,渗透率的增长也趋于平缓。
尽管疫情以来,行业内很多人认为消费在降级,但冯乘光认为,更多的是“消费降价”。他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当我从拼多多上花更少的钱能买到同样体验时,就不需要花更多的钱去买更臃肿的产品。这意味着消费体验没有降级,只是降价了。”
冯乘光说,消费降级难辩真假,但科技平权愈演愈烈,越来越多曾经搭载于高价车上的产品正向低价下探。
而这样高端车型价格的下探已经推动了国内消费者换购的狂潮。他表示,未来20万以上和15万以下变成主流价格区间时,热管理技术可能会针对价格区间分层,采取不同的技术。
在2024年广州国际车展上,奇瑞汽车推出了全新的iCAR V23车型。平稳、内卷的市场中,作为一个新生的品牌,他们决定从窄缝切入,寻找细分市场,锁定特定人群,挖掘那些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针对V23的热泵架构,冯乘光做了详细的解说。
他们采用了一个双阀芯的九通阀,上面1到6是模式切换阀芯,下面7到9是三通比例水阀,一共有9种冷媒模式,组合后有30多种系统模式,能够满足电池精温、电机余热、蓄热,乘客舱热等要求。
这是一种间接式的热泵架构。冯乘光提到,和其他主机厂做热管理系统时先有架构、再有子系统、零部件不同,他们是先有零部件的。
他解释了采用这种架构的原因:“在要做一个20万体量感的车以9.9万卖给客户时,我们的第一个疑问是能否找到性价比高的供应链。所以,当时我们面前的选择就是间接式。”
间接式具备成熟的蒸发器和暖风形体,并且产能绝对富裕。另外,当时在讨论制热、热泵,很多主机厂开始抛弃这些产能,冯乘光他们则认为应该把它捡回来。他们必须要做一个成本、性价比足够好的产品。因此,渐进式成了首选。
V23采用了四轮四角的极致设计,为了强调其整体造型风格,大灯位置向后移动,导致实际可用的前舱布置空间小于680毫米。此外,该车型采用的是越野短IP设计,这种设计的特点在于IP内部集成了大量预控制器,几乎占据了所有可用空间,以至于无法再安装传统的手套箱。因此,传统的偏置式布局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实现。对此,他们采取了一种高度集成的设计方案。
大集成指的是将冷却系统的所有组件集中在一起,并采用了分体式的空调箱设计;散装指的是基于现有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成本考虑,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定制一套管路系统。相较于使用流动板,这种方式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这最终成为了V23的量产解决方案,布局规整、体验舒适。
冯乘光引用小米的爆品方法论来说明iCAR V23的设计理念。雷军把生态链的成功总结成了三点。第一,初见的诱惑,;第二,极低的入手门槛,即科技平权,让更便宜的科技产品与更多普通消费者形成关联,进而提高销量,在极大的单品量的基础上做长周期的垂直整合,压缩成本;最后,超预期的体验。
“一个品牌的成功需要品牌、营销、渠道和产品力共同的支撑,也需要合作伙伴们通力协助。”最后,他强调了与供应商协作的重要性。
冯乘光在演讲前,还与许多中国主流车企研发、采购领导人,以及主流新汽车供应链企业家见面,并参观了同期举行的产品与技术展示。
主题演讲之后,当天下午的交流会举行了热管理系统专场的圆桌讨论。围绕“新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前沿”,众多行业嘉宾进行了深入、专业的讨论。
为期两天的2024第九届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交流会由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主办,轩辕之学新供应链学院、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协作会为协办单位。
NAT-CES 2024的前身是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经过长达9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年度交流盛会,标志着中国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交流平台升级启航。
此次交流会是专业会议、技术展示和铃轩盛典三位一体的中国汽车产业主零交流重要活动,包括2大行业专场、8大技术专场,1场产品与技术展示、1场主零交流之夜和1场铃轩奖盛典。供应链优秀企业代表和主机厂相关负责人围绕动力系统、底盘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热管理系统、车用芯片、轻量化与新材料,以及主被动安全等8个方面举行专场会议,就行业技术趋势发表主题演讲并进行圆桌讨论。
以下是冯乘光的演讲实录,此处有删减。
感谢各位嘉宾,同时感谢险峰总的邀请。我自从今年3月调离原来的iCAR热管理部门部长职务以来,一直在从事iCAR事业部技术委员会的管理工作,主要统筹整个iCAR的技术路线的规划以及当下再研再产问题的排查。
今天是技术的盛会,我想回顾过去的心路历程,把在汽车圈创业的经历、精彩的瞬间和想法、灵感和火花分享给大家。
今天大会的邀请函上写了一句话:我们生在一个平稳不再变动的市场里。可以看到,中国乘用车市场自2016年开始都在2300-2200万辆之间,年复合增长率在正负3.9以内,是一个稳定不会再变化的蛋糕,渗透率的增长也趋于平缓。在平稳的市场中,高端车的内卷还在逐步上升。
疫情以来,行业内聊得更多的是消费降级,从那个时候我就认为它是个伪命题。例如,当我从拼多多上花更少的钱能买到同样体验时,就不需要花更多的钱去买更臃肿的产品,这意味着我的消费体验没有降级,只是降价了。所以,我认为是否消费降级难辩真假,暂且不提,但是科技平权愈演愈烈,因为越来越多曾经搭载于高价值车上的产品正向低价值下探,小米su7就是典型的例子。
另外,高端车型价格的下探已经推动了国内消费者换购的狂潮。因此,将来20万以上和15万以下变成主流区间的时候,热管理技术上可能会有一个分层。我们可能会去思考20万以上和15万以下的车分别需要什么样不同的技术。
在平稳又内卷的市场中,作为一个新生的品牌,我们想到的是从窄缝切入,寻找到一个细分市场,锁定一个特定的人群,挖掘那些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然后在细分市场中,聚焦一个产品小团队集中持续打磨产品,让它的各方面能够超越预期。相信这时候一定可以形成势能,在行业中引人注目,为将来形成矩阵产品打下基础。
当然,一个品牌的成功需要品牌、营销、渠道和产品力共同的支撑,也需要各位合作伙伴们通力协助。
爆品方法论是我加入小米生态链后学到的非常有意思的理论。雷军把生态链的成功总结成了三点。第一,初见的诱惑,这个产品我一看就想要;第二,极低的入手门槛,也就是科技平权,让更便宜的科技产品跟更多普通消费者形成关联时,销售量一定很高。进而在极大的单品量的基础上做长周期的垂直整合,成本一定可以做到极低。最后,但也很重要的一点,超预期的体验。
2021年我们开始创业的时候照搬了这套理论。我们想要一见倾心的造型,并打造极致的性价比,想做体验感20万的车并用9.9万卖给客户,我们实打实把它做出来了,而不是口号。
今年,智米团队融入iCAR之后,我们又在重新思考如何去具像化体现这三句话,并开始寻找iCAR用户画像。他们是一二线高知追求品质的人群,需求严重被忽视的。从出行场景来看,车无非是潮流生活、都市通勤,兼顾户外或者更远的出行便利的工具平台。
我们怎样去定义一个差异化的单品?好看的车千千万,今天汽车工业所拿出来的每一辆车都是漂亮的,我们选了潮酷的风格,因为流行就是复古的东西卷土重来。我们希望它在产品力上是实用的,具有一定工具属性、玩具属性和社交属性。
于是我们有了今天的iCAR品牌定位:年轻人的车。我们的品牌愿景是成为年轻人生活的标签,我们的用户是年轻人或者年轻态的心,我们的价值是漂亮、高颜值、一见倾心的酷,实用宽场景(道具+玩具+功能实用)。另外,从性价比来看产品超值,拥有无法拒绝的购买冲动。
广州车展我们即将发布V23,本月会量产。它可以是潮酷的,也可以用来玩。这个是V23的热泵架构。
我们采用了一个双阀芯的九通阀,上面1到6是模式切换阀芯,下面7到9是三通比例水阀,一共有9种冷媒模式,组合后有30多种系统模式,能够满足电池精温、电机余热、蓄热,乘客舱热等要求。
为什么我们要做间接式的热泵架构?事实上,所有主机厂在做热管理系统时一定是先有架构,再有子系统,再有零部件的。但是我们是反过来的,我们是先有零部件。
在要做一个20万体量感的车以9.9万卖给客户时,我们的第一个疑问是能否找到性价比高的供应链。所以,当时我们面前的选择就是间接式。它带来的是成熟的蒸发器和暖风形体,产能绝对富裕。而且,当时在讨论制热、热泵,有很多主机厂开始抛弃这些产能。我们认为应该把它捡回来。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成本、性价比足够好的产品,所以渐进式成了首选。
为何仍需如此多的集成?这是因为这款车型采用了四轮四角的极致设计,为了强调其整体造型风格,大灯位置向后移动,导致实际可用的前舱布置空间小于680毫米。此外,该车型采用的是越野短IP设计,这种设计的特点在于IP内部集成了大量预控制器,几乎占据了所有可用空间,以至于无法再安装传统的手套箱。因此,传统的偏置式布局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实现,迫使我们采取了一种高度集成的设计方案。
所谓的大集成,指的是我们将冷却系统的所有组件集中在一起,并采用了分体式的空调箱设计。而所谓的散装,则是指基于现有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成本考虑,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定制一套管路系统,相较于使用流动板,这种方式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这最终成为了当前的量产解决方案,整体布局规整,使用起来也相当舒适。
从集成化的角度来讲,我们是间接式的水侧模块,依然把水管做到了11.4米。它是靠水去运输热量的热泵系统,我们做了全行业可以说数一数二短的管路。从轻量化来看,由于足够紧凑,热泵系统的重量接近40。另外,它的效率极高,所有的管路都桥接在三个模块之间,天然可以做到高低配之间车身无差异,这也进一步推动了通用化。高低配的热泵和非热泵之间差异力只有10%,并且成本极低。
今天我们创业团队全部融入iCAR大平台后,基于奇瑞的集团火星架构,还在S5X和E0X平台上再打造新品,还有一系列的产品可以让大家大饱眼福,也希望大家参与到iCAR成长过程中,跟我们一起合作,谢谢。